半月谈记者 宋立崑 熊翔鹤 伍志尊
眼下,江城武汉的“秋老虎”威力不减。在一些老旧街巷,炎热让人们眼前的空间显得愈发逼仄。如何让市民清凉度暑?当地想出了破解妙招——休闲的人们藏进纳凉点,过季的被服挂上晾衣区。“一凉一晾”齐聚长江码头沿岸,炎热的季节有了丝丝舒爽。
凉凉的,也很暖心
穿过黄鹤楼公园西门,在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墩下,一座防空洞成了人们纳凉的新去处。在炎热的三伏天,往里一钻,清凉扑面而来。抬头一看,墙壁上的温度计显示仅有22摄氏度,比手机上的气温播报低了10摄氏度。
防空洞里,原本粗糙的水泥地面铺上了塑胶地毯,充电插座、饮水机、除湿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,还配备了Wi-Fi信号、乒乓球桌、显示屏、书籍供纳凉的人们休闲娱乐。在洞内的宽敞处,许多人聚在一起,聊天、下棋、打球,气氛很是热闹。而往深处一转,桌椅整齐排列,书架上的书被借阅了不少,就像是走进了公共书屋。还有人干脆抱着空调被、提着外卖跑进来刷手机、追剧。
纳凉点管护单位、武汉市鸿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保安樊建宁说:“午饭后,实时在场人数保持在500人左右,高峰时每天能接待1000多人。”清凉的防空洞里,暖意却在蔓延。今年72岁的陶尚城告诉半月谈记者,对于老武汉人来说,这个纳凉点还镌刻着一缕乡情。20世纪80年代,人们把柜台推进防空洞,这里一度成了地下商场,是那一代武汉人最熟悉的地方之一。“如今每天看着人来人往,曾经热闹的日子仿佛又回来了。”陶尚城感慨不已。
把服务“晾”出来
俗语说,三伏天晒冬被,保证一年不生病。尤其在潮湿的南方,把压箱底的衣被拿出来晒晒,是夏季的“规定动作”。
1981年建成的武汉市江岸区铭新社区的铭新巷小区,位于寸土寸金的老汉口地界,当时是许多国有单位的集中安置地块。时过境迁,老单位几乎消失,老房子仍在原处,1600余人住在12栋楼房里,老年人占了近1/3,且仅有一部分人家有阳台。晾晒,在这里始终是个难题。
84岁的居民危宝云是原武汉流量仪表厂的退休职工,6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5口人。“以前我们都是在楼栋间的电线上晾衣服,或者自己拉一根铁丝,经常有比较细的电线被衣物扯断。”危宝云说,晾不好晾,收不好收。不仅如此,晾晒问题还引发了不少邻里矛盾。楼间的车道窄,晾上了衣被,居民开车回家就要从被子底下钻,有时难免刮到楼上晾的东西,少不了“扯皮”(争吵)。
近年来,铭新社区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,重新规划公共区域,根据居民需求来设计晾晒、休闲等功能区。原来各式各样的“自制”晾衣架和晾衣绳被拆下,新的晾衣区在楼间空地上建起来。社区还争取资金,为每户都加装了伸缩晾衣架。大件被服下楼晒,小件衣物上架晒,居民们的生活扩展了新空间。
成就江城民生“软装”
在武汉,若问起辖区纳凉点或晾晒区建设总数,一定会难住不少基层干部。有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,许多公共服务项目太小,并不会纳入统计数据。城市不少老旧街区建设早,公共区域和公共用房少,鲜有大拆大建的条件,小小的纳凉点和晾晒区虽然零零散散地“生长”在街巷里,却填补在基层民生服务的关键处。
一到盛夏,武昌区黄鹤楼街道就将社区办公场所、养老服务中心、党群服务驿站等公办场所大门敞开,欢迎来往的居民进屋乘凉歇脚。在主干道边,2个户外工作者驿站成了外卖小哥、环卫工人、快递员等的“充电站”。许多街区中心的商圈和商户也愿意为社会分享“余凉”。黄鹤楼街道争取到辖区泛悦汇·KA街、金树街商圈支持,共建了2个商圈纳凉点,并与周边爱心商户共建了10余个蜂巢小站,站点提供歇脚、饮水、热饭、充电等服务。
“共建纳凉点,既服务了辖区居民,又优化了营商环境。我们不时会在商场举办纳凉晚会,商场十分欢迎,觉得给他们带去了人气。”黄鹤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力说。有了纳凉点和晾晒区,开展群众工作也更容易了。黄鹤楼街道西厂口社区书记杨署告诉记者,防空洞纳凉点受到辖区困难群众的青睐,社区工作人员要开展帮扶,很容易就在这里遇到他们。
在江岸区大智街道,社区索性在晾晒区周围腾出空间,摆放了乒乓球桌、棋牌桌、公园椅等生活设施,居民很快就自发集中过来。“这是浓缩版的公共生活休闲区,白天晾晒,晚上纳凉。”大智街道铭新社区书记罗婷说,“有事就在这里开居民会议,休闲时在这播电影,再也没有人为开会选址闹意见。”
不入统计的民生“软装”,在群众心中却有本账。铭新巷小区居民周荷花说:“现在小区建设越来越好了,以前好多搬出去的街坊,最近都搬回来了,老小区里也住得很舒心。”